9月1日起,我国正式实施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制度,新入网手机用户需向运营商提供真实的身份证件进行实名登记。然而新规刚刚实施,记者却在采访中发现,一些地方特别是小规模代理点“匿名”便可购买新卡的现象仍然存在。(9月9日《人民日报》)
手机实名制议论多年,如今好不容易实施,但是效果并不乐观,最近笔者从一些电话亭路过走过,都会听到叫卖手机卡的吆喝声,仔细一打听,匿名卡比比皆是,有的比实名卡还便宜。这些卡并非是山寨卡,货真价实,有的还是刚刚印制的新卡,这些卡都是从上而下统一配送,有组织,有布置,渠道畅通,小商小贩们毫无顾忌,大卖特卖。
据售卡者称如今买匿名卡的人反而多起来,生意比以往还更好。看来手机实名制确实有效果,这个效果就是广告的效果,一些人借此机会进行收藏,一些人为了其它的用途,赶紧存积,以备后用。自实名制的风吹出后,手机运营商等相关者着实大赚了一把。
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,目前我国手机用户达到8亿户。业内分析称,其中半数以上都是预付费用户,也就是“非实名”的。数字如此之大,要转眼实行实名制是有一定的难度,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转变。可是,一边已有的数量如此之多难以转过来,一边又仍大开口子让“虚名”者进,预付费用户始终没完没了,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?
之所以继续敞开大门无非是利益的驱使。手机号不设门槛,想买就买,能吸引众多的用户;手机发垃圾短信,设一次电话吸费,按照其内部的潜规则,要么是五五分成,要么是三七分成,移动运营商得大头,可以从中分到不少的利,实行实名制,这坐享其成的红利就难到手,因而,明的一套,暗的一套,能拖则拖。
既然已经实行手机实名制就得令行禁止,关掉“虚名卡”的门,堵住进入口,让实名制逐步增多。而关掉一扇门,倒下一堵墙,此种实名制只能是图有虚名,与以往没有多少区别,甚至乎反而造成手机管理的混乱。
实名制“软执行”责任在下面,而根子在上面,只在于文件上的规定,缺乏监管,缺乏落实,其根源在于只盯着部门的眼前利益,为了部门的利,睁个眼,闭个眼,流于形式。因而,能否杜绝虚名制不能过于相信部门把关,还得有第三方介入,从上抓起,堵住源头。尤其是要对于继续印卡,销卡者予以严厉的处罚,追究责任,不然,实名制难以落实。